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大家好,关于[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的问题解答如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关注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难得的历史演义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欢迎。其中很多知名故事,比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我们至今耳熟能详。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人物,一个个个性鲜明,爱憎分明,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在眼前。比如被鲁迅称为智绝的诸葛亮、义绝的关羽、奸绝的曹操等。

在《三国演义》里,仇敌相见,分外眼红,通常免不了大战一场。当然,开战之前,也少不了先打打嘴仗,给对方取个难听的贬义绰号,把对方给大骂羞辱一番。

那么,《三国演义》里的人都有哪些被人起过贬义的绰号呢?

1、曹操:汉贼,曹贼

贼,顾名思义,偷东西的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名副其实的操控天子,把持朝政,夺取大汉果实的人,所以被一些人骂为“汉贼”或“曹贼”。“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在舌战群儒中,诸葛亮就说过这样的话。

2、刘备:大耳儿、大耳贼

在《三国演义》中,传说刘备天生异相,双耳垂肩,双手过膝,能目视其耳。所以被人骂做“大耳儿”或“大耳贼”。

3、孙权:紫髯鼠辈、碧眼儿

在《三国演义》中,传说孙权同样天生异相,生得紫髯碧眼,身材魁梧。所以,常被人骂为“紫髯鼠辈”、“碧眼小儿”。

4、诸葛亮:诸葛村夫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躬耕于南阳,结草庐而居。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山为刘备做事。所以,诸葛亮常被敌人骂为“诸葛村夫”。

5、吕布:三姓家奴

吕布“三姓家奴”的绰号为张飞所取。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为了利益和女人,先认丁原为义父,再认董卓为义父。同样为了利益和女人,他先杀义父丁原,再杀义父董卓,为张飞所不齿。“三姓家奴”,意思就是到处认爹的卑鄙无耻下贱的人。

6、张飞:环眼贼

在《三国演义》中,据说张飞长得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所以常被人骂为“环眼贼”。

7、马超:马儿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勇猛异常,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曹操曾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曹操明刀明枪打不过马超,只能在嘴上下功夫。“马儿”即马超我儿子的意思。

8、袁术:冢中枯骨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当刘备提到袁术时。曹操直接称袁术为“冢中枯骨”,被曹操直接无视。后来袁术果然没能掀起什么大风浪。

9、王朗: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情节很精彩,也很神奇。那就是诸葛亮竟然仅靠三寸不烂之舌,不废一兵一卒,就骂死了王朗。“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就是当时诸葛亮骂王朗的话之一,意思大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老不死”吧!诸葛亮骂得真狠。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你还知道《三国演义》里哪些人的贬义绰号?欢迎补充。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三国演义》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古典文学名著,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些有志之士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智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书中精彩的部分不只是猛将们的互相搏杀,也不只是谋士们的运筹帷幄、翻云覆雨,其中的很多人的称呼也很有意思。当然,这些称呼多数都是出自敌对势力之口。

一、赘阉遗丑——曹操

在三国这本书中,曹操无疑是最大的反派,人们都喜欢用“奸雄”来称呼他。曹操是个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也有很多缺点,让人又爱又恨。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袁绍在攻打曹操的时候,曾请陈琳写了一篇檄文,檄文中把曹操痛骂了一顿,下面我们暂且截取其中一段最精彩的部分:

仅仅一段话就把曹操一家三代骂得体无完肤,这里面尤其以“赘阉遗丑”最为狠辣,直接揭穿了曹操的老底。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过继给太监曹腾为儿子的,曹操本姓夏侯,所以陈琳称呼他为“赘阉”,至于“遗丑”就是人身攻击了。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这篇文章把曹操骂得冷汗直流,头风病都好了起来。

文化人骂曹操其实还是很精炼的,很可惜陈琳的这种叫法并没有普及,曹操的对头们只喜欢叫他“曹贼”。

二、三姓家奴——吕奉先

吕布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在三国的前期,他还是很活跃的。只可惜,吕布的武艺虽好,操守却一般。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他最早是丁原帐下的小将,他认丁原做义父。丁原在与董卓发生冲突时,多亏吕布在身后维护。

董卓欲除掉反对他的丁原,只是顾忌吕布的存在。这是董卓的谋士李肃却表示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说服吕布前来投降,李肃连夜来见吕布,在赤兔马和金银的诱惑下,吕布杀死了丁原投降了董卓。

本着“大丈夫不可一日无爹”的原则,吕布又认董卓为义父。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可惜,吕布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灭霸”,董卓把持朝政,众人欲除之而后快,只是忌惮吕布武艺出众。司徒王允巧用连环计,就离间了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最终吕布杀死了董卓。

接连弑主成了吕布这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后来吕布与刘备有了 接触。二人的关系时好时坏,经常互相利用。

刘备手下的张飞看不惯吕布的为人,经常叫他三姓家奴。吕布每次都是暴跳如雷,很可惜,张飞也是一员虎将,吕布也很难在他身上占到便宜。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不过,吵架这事却不能输,在张飞劫了他的马后,吕布就送给张飞一个“环眼贼”的绰号。

不过,放眼整部三国,也就只有张飞敢称呼吕布为三姓家奴了。当然,除了吕布,也没有人敢叫张飞环眼贼。

毕竟燕人张翼德可不是好惹的。

三、大耳儿(贼)——刘备

虽然作者是把刘备当做正面来写的,但是刘备依旧没能逃脱被“辱骂”的命运。

刘备这个人长相比较奇特: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看上半身,刘备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对大耳朵了,不知道东汉时期的人有没有“耳朵大有福”的说法。

但是,刘备的敌对势力们对他的耳朵并不怎么友好。很多时候他们以“大耳儿”还代指刘备。

开启这一先河的是袁术手下的纪灵,在吕布为他们双方调解的时候,他曾经这样问吕布:

不久之后,吕布被曹操所擒,他见刘备也在场,就让刘备为自己求情,刘备非但没求情,还补了一刀。吕布临死前愤恨地对刘备说: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不知道吕布的这个称呼是不是受纪灵的启发。

又过了许久,刘备被曹操追杀,他跑到袁绍那里避难。这期间袁绍与曹操摩擦不断,而关羽此时正在曹操手下效力。

关羽接连斩杀了袁绍的爱将颜良、文丑,当袁绍得知消息后,立刻爆了粗口: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当时的诸侯们除了拿刘备的大耳朵说事,还总喜欢嘲笑他的职业,于是刘备就接连有了“织席贩履之徒”、“织席贩履小辈”、“织席小儿”的称号。

四、皓首老贼、苍髯匹夫——王朗

诸葛亮收服姜维后连得三城,曹睿大惊,急忙派曹真、王朗等前去抵御诸葛亮。在曹真等人商量退敌之策的时候,王朗自告奋勇,想在来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退敌军。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次日阵前,王朗主动找诸葛亮会话,他从朝代更迭、人民安居乐业等角度劝说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是三国里有名的辩手,怎么会被他的三言两语就劝退呢?

诸葛亮开始反驳王朗,最后甚至开始发起了人身攻击:

短短几句话就把刚刚还趾高气昂的王朗给活活气死了。“皓首老贼、苍髯匹夫”就成了王司徒身上最大的标签了。想想也是,一大把年纪了,在阵前卖老,替去刘氏江山而代之的曹魏政权争辩,完全丧失了一个臣子的操守。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其实,还是央视版三国中,诸葛亮的台词听着过瘾:

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三国中,这4个人身上有很多侮辱 骂人绰号越毒越好 100个骂人的外号

在电视剧中,王朗称呼诸葛亮为“诸葛村夫”,实际上在书中王朗并没有这么说,真正叫诸葛亮为“诸葛村夫”的是在他手底下吃了大亏的曹操和周瑜。

三国演义中这种给对方起污蔑性称号的事情有很多,两军对垒之际,用大声“指出”敌方的污点,有时候能起到激励己方士气的作用。但是这点不适用与双方差距太过悬殊,否则就是自取欺辱了。

王司徒死于诸葛亮的毒舌之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本站在核实之后会立即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