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宝宝睡觉吃手指的原因 感受世界
文章目录
三个月宝宝睡觉吃手指的原因 感受世界
1、这是一种心理安抚方式。对宝宝来说,吃手也是一种安抚方式,帮他平复紧张和焦虑。就像大人也会觉得有自己熟悉的物件在身边会感到安心一样,宝宝在吃手的时候,就能够感到情绪上的安定。这和其他宝宝用安抚奶嘴,或者用毛绒安抚玩具,是一个道理。
2、手是宝宝时时刻刻都能看到的东西,比安抚奶嘴、毛绒玩具更有亲近感,既然吃起来口感不错,又随时可以吃到,吃手自然就成了这个年龄宝宝的常见游戏。婴儿刚出生时,四肢的动作是无意识的。婴儿出生大约4个月后,有能力把玩具拿出来,手里拿着玩具放进嘴里。此时,孩子可以通过嘴的感觉区分玩具和手的区别。婴儿出生后6-8个月,可以进行复杂的动作,比如扔东西、摸手、模仿成人的动作。
3、这些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必要条件。此外,对于大脑和婴儿的身体和肌肉吃手运动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啃玩具和有意识地触摸周围的一切。所以父母应该受到鼓励,不能被纠正。
宝宝喜欢吃手手,到底要不要管?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吃手手,在山西开展的一项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中,发现有17.3%的小朋友存在咬指甲的问题,不知道各位宝爸宝妈们有没有为此担心、烦恼过呢?
“手上都是细菌,放在嘴里多不卫生呀!”
“指甲都被啃得光秃秃的,好难看啊!”
家长们,除了担心孩子吃手的卫生问题,还要从根本上了解这个行为产生的原因!
婴儿阶段吃手手是生理需求
3-4个月后的婴儿生理上有吮吸需求,常常会吸吮手指,特别是拇指。宝宝的这种行为常发生在饥饿时和睡前,大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长期吃手手是心理需求
因为心理上得不到满足而精神紧张、恐惧焦急,没有感受到到父母充足的爱,缺少玩具、音乐、图片等感官刺激,孤独时便会吮拇指来自娱自乐,并逐渐养成习惯,那么很有可能直到成年都没有办法改掉这种习惯。
咬指甲习惯的形成过程与吮手指相似,也大多是由于情绪紧张、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不良行为,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中较为常见。
小朋友长期吃手手的危害
长期吮手指可以影响牙齿、牙龈及下颌发育,导致下颌前凸、齿列不齐,妨碍咀嚼。
以上还只是对外表的影响,对心理方面的影响更需要被了解和重视。小朋友许多不良情绪是通过吮手指、咬指甲等行为问题来表达的,这可能和他们生长发育的自然过程和自我意识的提高有关。低龄的小朋友有了焦虑感往往不会表达和向人求助,吮手指、咬指甲是他们的本能行为,类似的行为问题还有口吃、遗尿等。这种行为习惯在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被提醒或者不善意的对待,反而会让小朋友更焦虑、损害身心健康。
因此对小朋友外在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有助于发现小朋友内在的焦虑,及时进行干预,从而帮助保持小朋友身心健康。
关心和鼓励,才是改变行为的正确方法
发现宝宝有吮手指、咬指甲的行为时,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首先,宝爸宝妈们要从根本上消除小朋友的抑郁孤独心理,反思自己或其他人是否无意间给孩子压力,是否缺少对孩子关心?
其次,当低龄宝宝出现吮拇指或咬指甲的举动时,应温柔而坚定地采取措施,用宝宝感兴趣的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则应以鼓励为主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改正坏习惯的信心。
错误的做法,只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纠正行为
1. 看到孩子吃手,不能打骂讽刺,以避免小朋友产生自卑心理。
2. 不要在宝宝手指上涂抹苦药、辣椒水等,这种做法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畏惧和困扰。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吴国连,白丽霞,石秋霞,等. 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关系的探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0):1173-1176.
供 稿:周欣怡
编 辑:李欣宇
审 稿:罗春燕 冯晓刚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本站在核实之后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