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墙砌筑的基本方法介绍(24砖砌围墙基础做法)

2.5米高 X米长砖砌围墙做法及基础大样
大家好,这里是关于[24砖砌围墙基础做法],[砖墙砌筑的基本方法介绍]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关注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

24砖砌围墙基础做法

24砖砌围墙是需要根据土质的情况来做相应的基础的,在土质还是比较好的情况下是可以简单的来做基础的,可以先将图表面的浮尘全部清除,然后挖一个基槽,并且填土进行夯实,在上面铺一层3厘米厚的水泥砂浆,然后在上面就可以直接放砖头开始砌墙了。
而如果土质情况并不是特别好,那最好还是要先用砂浆做5厘米厚的垫层,还需要支模板,最后还需要用钢筋混凝土夯实,之后才可以正式开始砌围墙。

土质不同,砌围墙的做法也是不同的,不能够一概而论。

通常情况下砌围墙的做法是:

砖墙的砌筑方式图

1、土地表面会有一层浮土层,在做砌围墙的时候是需要把这一层清除掉的。

2、在清除浮土层之后,我们需要挖一个基槽,并在里面填上石灰和土的混合物,用力把它填实。

3、然后我们在上面铺设一层3厘米左右厚的砂浆,然后就可以摆砖块砌围墙了。

如果自己不会制作的话,也可以去请专业的装修师傅帮忙,以确保符合规范。

我朋友就是干建筑的,他告诉我,24砖砌围墙,是需要根据土质的情况来做相应的基础的,土质好,可以将上面的浮尘全部清除,然后挖一个基槽,填土夯实,再铺上水泥砂浆,最后就可以砌墙了。如果土质不好,水泥砂浆的厚度就要达到5厘米左右。

而且,在砖砌的时候,还要注意一定的施工方法。不建议自行操作,最好找一个专业的施工师傅上门。同时,在购买砖头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大品牌的,这样质量上会好一点,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首先将表面的浮沉全部清理干净,保证没有任何的灰尘。之后挖一个基操,并且填土进行夯实,然后在上面铺一层 3cm左右厚的水泥砂浆,最后就能放砖头砌墙。以上就是24砖砌围墙的基础做法。
虽然说这比较简单,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最好是请专业的工程团队上门施工。如果土质不是很好,一定要将水泥砂浆的厚度提升到5cm左右。避免墙体出现坍塌的情况。

24的砖砌围墙的基础做法我参考以下的几个部分。
第1个部分是基础施工,一般基础施工是以混凝土和钢筋的模式或者石头的模式,将基础建造于±0向下30~50厘米的深度。
第2个部分是在基础上来之后,开始做砂浆砌砖,24的墙要跟基础的尺寸统一才行。
而第3个部分是要在砌墙与基础施工的这个连接之处做好施工,并确保50线是规划在红砖上大概10厘米左右的位置。

如果土质比较好,那你可以先将图表面的浮沉全部清除,然后再挖一个基槽,填土夯实,接下来再铺上一层3厘米厚的水泥砂浆,最后就可以砌墙了。要是土质不好,水泥砂浆的厚度就要达到5厘米。
听上去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操作的时候,却非常麻烦,所以我建议你找专业人员帮忙施工,这样会更加稳妥一些。在购买砖头的时候,你一定要记得选择大品牌,这种砖头的质量肯定会更好一些,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砖墙砌筑的基本方法介绍

砖墙的组砌方法

为提高砌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承载力,砖块排列应遵循上下错缝的原则,避免垂直通缝出现,错缝或搭砌长度一般不小于60mm。实心墙体的组砌方法有“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等方法。

一般规定

⑴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砖应提前1天浇水湿润,避免砖过多吸收砂浆中的水分而影响粘结力,烧结普通砖、空心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5~8%(现场用“断砖法” 检查,砖截面四周浸水深度15~20mm时为符合要求的含水率)。

⑵ 在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或防潮层以下不宜采用多孔砖。

⑶ 在墙上留置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

⑷ 不允许留设脚手眼的墙体或部位:

① 120mm厚的墙体、独立柱;

②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③ 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④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⑤ 过梁上与过梁成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⑸ 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见下表,超过表中限值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

⑹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台阶的上水平面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⑺ 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再座浆;

⑻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⑼ 墙厚370mm及以上的砌体宜双面挂线砌筑;

⑽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⑾ 框架梁的填充墙砌至梁底应预留18~20cm,间隔一周左右时间后再用实心砖斜砌挤紧,砂浆饱满。间隔一周是让新砌砌体完成墙体自身沉缩,斜砌可减少灰缝收缩,以防止梁底由于墙体沉缩造成开裂。

质量要求

砌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是:

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灰缝均匀、上下错缝、 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指灰缝要横平竖直,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水平缝厚度和竖缝宽度规定为10mm±2mm。

上下错缝——指砖砌体上下两皮砖的竖缝应当错开,以避免上下通缝。

“接槎”——指相邻砌体不能同时砌筑而设置的临时间断,它可便于先砌砌体与后砌砌体之间的接合。

⑴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检验批抽查不少于5处,每处检测3块,取其平均值;

⑵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⑶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并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沿墙高每500mm留设一道,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抗震设防烈度6、7 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0弯钩。

⑷ 砖砌体轴线位置偏移不得大于10mm;砖砌体的垂直度允许偏差,每层楼为5mm,建筑物全高≤10m时为10mm,全高>10m时为20mm;

⑸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要求清水墙、窗间墙无通缝,混水墙大于或等于300mm的通缝每间房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上;

⑹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一步架的砖砌体,每20m抽查一处,用尺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

标签:建筑施工 | 施工技巧 | 施工管理 | 工程行业技术

砖墙砌筑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本站在核实之后会立即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