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低走”李清照 李清照简介(关于李清照简介的基
大家好,关于[李清照简介(关于李清照简介的基],[“高开低走”李清照]的问题解答如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关注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
文章目录
李清照简介(关于李清照简介的基
1、李清照(约1084—1155年),自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2、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3、李清照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少年时即以才藻见称。
4、18岁时与诸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俩酷好金石图书的搜求考据,收藏极富。
5、靖康元年(1126),金军攻陷汴京,他们避乱江南。
6、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病逝。
7、绍兴二年(1132),再适张汝舟,不久离异。
8、晚年她便只身漂泊越州、杭州、台州和金华一带,境遇极为孤苦。
9、整理完成赵明诚所著《金石录》,上表于朝,卒年约七十余岁。
10、李清照的诗、词、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
11、其散文构思精妙,辞采俊逸,文笔曲折生动,尤善于借叙事以状情,因而颇受推崇。
12、著有《李易安集》,已佚。
13、后人辑有《漱玉集》,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本文关于李清照简介的基本详情介绍就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开低走”李清照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句励志的话,意思是人要向好的地方发展,水要向低的地方流的,这是一种常态,也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愿望。生活若是先甜后苦,总会让后面的苦显得更苦;若是先苦后甜,总会让后面的甜显得更甜。
“高开低走”是股市专业术语,是指股价指数在前一交易日收市点位以上开市,随着交易的进行,股价指数不断下跌,整个交易日都呈现下跌趋势。伴随着股价指数不断走低,投资者被不断割肉,唉声叹气,最终以卑微的姿态收盘。个中滋味,小股民最有体会。
说起李清照,几乎无人不晓。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出生于山东济南章丘。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母亲是宋时翰苑名流、十九岁就中状元的王拱晨的孙女,在文学方面也很有修养。
李清照出生于名门,生活在士大夫家庭里,很容易接触舞文弄墨之人。这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李清照日后深厚的文化功底。“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李清照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欣赏,以才藻闻名于乡里。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才情美貌兼得的李清照“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赵明诚父亲为了搭上李清照的父亲,就假说梦到一个谜,托人提亲,最终促使李清照和赵明诚成为千百年来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赵两家势均力敌,实实在在的“门当户对”。
两人婚后相敬如宾,以收集金石字画作趣。后因赵明诚父亲赵挺之与北宋权相、“六贼之首”蔡京争权失利,被两度罢相,赵挺之气之不过,愤恨离世。李清照与赵明诚也被迫隐居山东青州,却是因祸得福,两人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
在青州,夫妻俩勤俭持家,衣食无忧。赵明诚先后做了两个州郡的地方官,他几乎将全部俸禄用来收集金石文物、做古籍的校勘与刻写,每每获得一本古籍,就与李清照一起校对、整理,然后写上书名。假若获得书画或者彝、鼎等古玩,更是欣赏良久,往往要等到一支蜡烛烧完才去睡觉。
夫妇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赌书消得泼茶香”。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专是乡矣!
然好景不长,1129年,赵明诚发生弃城逃跑事件。当时赵明诚在江宁担任知府。谁知道有官员叛变,混乱之中,身为知府的赵明诚不仅没有主持大局,平定叛乱,反而弃城逃跑了。后来赵明诚因此被革职处分,而李清照听闻丈夫的所作所为后,也感到十分的失望羞愧。
宋高宗建炎三年夏,赵明诚接命前往湖州上任。夫妻二人行至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就吟诵出了《夏日绝句》。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金石录后序》记录,李清照在丈夫死后的几年中一直过着颠沛流离,四处逃难的生活,又带着带着很多文物,身患重病,力不从心,孤苦无依。在逃难岁月中,她眼睁睁地看着收藏的书画器物日益散失,而每次保全它们的努力最终都失败。于是渴望有一个安稳可靠的家,正好这时张汝舟向她求婚,于是李清照答应了这门婚事。
可是婚后不久,李清照发现这个张汝舟是个渣男,他娶自己并不是爱慕自己的才华和人品,而是觊觎自己多年的家产和收藏。可这些家产和收藏是李清照视为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她怎么可能轻易给张汝舟呢?一计不成,张汝舟又心生一计,决意打死李清照,获其财产,图谋不轨。
李清照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云:“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可怜一代文豪李清照,遇人不淑,惨遭家暴。于是李清照“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决意离婚。
“前尘往事成云烟,消散在彼此眼前”。离婚后的李清照,身败名裂,已难逃万世之讥。她悔恨道:“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愿各位高士赐教,让我好洗刷耻辱。我发誓穿布衣食素菜,记住过去的教训。当我以新面貌再面对各位,依旧还是那个过食一钵饭和喝一瓶水的李清照;重新回归隐士生活,更要沐浴薰香地郑重行事。”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代词宗李清照“高开低走”,香消玉殒,她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走完了一生。她在《清平乐·年年雪里》中云:“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首小词仅46字,却道出了她早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时候的心境,令人唏嘘不已!而如今,又有多少人的遭遇堪比李清照呢?
作者:李胜亚
编辑:王晨伟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在这之后,李清照在历史上留下的足迹已经少之又少了,李清照逝世时73岁,她独自一人在孤苦无依中终老,回顾这一生,只剩下了长长的叹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本站在核实之后会立即删除。